-
看到所谓“厅局风”,我就想……
现在的时尚穿搭界有这么一股妖风,刮得特别厉害,什么嘻哈风、复古风、机车风、运动休闲风、霸总奶狗风,统统被压得抬不起头。这就是所谓厅局风。[全文]
-
面对西方媒体的阴阳怪气,我有三字经
我并不是一味批评自由主义,它当然有好的一面,比起封建王朝宗教战争还是进步许多,搞自由贸易就不用打仗了,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使西方迈入现代社会,并将现代性传播至全世界。[全文]
-
到底是谁,恨透了谷爱凌?
星期二早晨,无数美国人从熟睡醒来,听闻她夺冠的消息,愤怒地质问她为什么选择代表中国参赛,把她叫做美奸叛徒、说她是投机分子、极权主义工具,支持种族灭绝,代表童工和病毒……[全文]
-
如何对待西方辱华?抓重点
说白了就是西方把自己摆在中心位置,它给出了一切的规范,他们才是人,才是健康的、美丽的、积极的人。白左现在强调diversity多样性,就是西方自居主流,并且勇敢地自嘲主流很无聊,把各种特立独行的非主流位置让给其他族裔。[全文]
-
苏联为什么从霸主沦为笑话
不论天降什么猛男,帝国都不可能千秋万代,因为帝国永远建立在中心对边缘、主体对附庸、主人对奴仆、少数对多数的支配之上,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再稳固的统治只要有一点点缝隙,终将被瓦解。苏联在势力范围内对卫星国的种种压迫,至今让当地人记忆犹新。[全文]
-
当消费主义和女权合体,资本笑麻了
前几年某宝搞超级品牌日,给一帮知名品牌撺了个局,联合发布了一篇《致女性的二十六行诗》,可以说十分的狗屁不通。本来我想说这种策划和文案拖出去枪毙,转念一想,应该鼓励他们多搞这种尴尬的活动,这样没几天我就能用脚抠出一套三室一厅了。[全文]
-
嫖,可能是李云迪离音乐大师最近的时刻
我们之所以把西方传统文化艺术抬得如此之高,其实还是一百多年来我们睁眼看到的西方,整体发展程度比我们高,他们的一切都是高尚的、典雅的,进而把这份对西方艺术的推崇投射到艺术家身上,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高尚典雅,能够熏陶大众。[全文]
-
中国反邪教,美国保护邪教,为什么?
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提给美国人,对方很可能会说,为什么要禁掉它?为什么?因为邪教它邪啊,难道邪恶不应该被消灭吗?对方可能会说,那它也是教啊,是教就应该保留。其实这就是中国和美国对待邪教态度的本质区别。[全文]
-
人工智能革命,“民主国家”格局打开就赢了?
中国被定性为技术威权主义模式techno-authoritarian model,就是懂技术的恶棍,要怎么对付它呢?全世界好人也就是民主国家联合起来,把经济上有可行性的技术方案与外交、对外援助、安全合作结合起来,跟中国竞争。[全文]
-
压了10天还是上了热搜,你以为能你说了算?
酒本来没有错,甚至让许多人觉得快乐,但一旦它被权力裹挟,成为一种工具,去满足职场里的人情世故,去测试下属服从与否,那你根本不是喝酒,而是以“自残的”方式展现“诚意”和“忠诚”。喝得越多,服从性越好。[全文]
-
是谁在敲打懂王,是谁在背后数钱
如今,移民问题、身份政治、气候变化等等议题,都是一点就炸的火药桶。我私下跟外国朋友聊到这种畸形的社会状态,他们都显得非常沮丧,然而在这一切乱象的背后,有人一边推波助澜一边笑着数钱,默多克就是这样典型。[全文]
-
对不起BBC,我还是更“喜欢”《纽约时报》
最好的文字能给人无穷想象,而最好的制度则有一种万物归宗的魔力,不管对手在场面上看起来怎么占优势,最后的、长期的、唯一的胜利者其实早已注定——啊漂亮!既然已在道路理论和制度上立于不败之地,怪不得《纽约时报》不怎么需要阴间滤镜的buff加成。[全文]
-
中国媒体人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这句话会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最后,我想对美国的“小红帽”们说句话,中国的媒体人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这句话居然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没有暴徒只有暴政”,在这个冬天,你们不畏严寒,聚集在腐败的权力中心,为了热血和理想奋斗不止,加油![全文]
-
在洋大人眼里,我们都是N开头的那个词
很多时候,美国骂我们民族主义,然后我们自己很多人对民族主义缺乏认识,一听指责就慌了,仿佛这是件丢人的事情。其实大可不必。[全文]
-
“睡王讨懂”之后,美国极右翼会内乱勤王吗?
美国现在的危险在于,民间组织遍地开花,但政府在内耗中湮灭,就好像自由女神全身上下抓满了强壮的触手,但它们统统没有连接大脑,只要简单神经刺激它们就开始缠绞,给政治秩序造成巨大的危险。[全文]
-
洋媒吐气:西方媒体为什么一边骂中国,一边说爱中国?
有时我纳闷,作为西方国家第四权的严肃媒体,怎么成了我这个肥宅的快乐源泉?我们可以批评它们话语霸权、双重标准等等,进而产生戒备心理。但很多外媒记者对此觉得好委屈,自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是因为对这片土地、人民、文化充满兴趣,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可他们爱的究竟是什么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