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非正义的“现状”没有意义,中国要的是“新常态”
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的“新常态”是实力、认知和行为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认知方面,就是所谓“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美国频繁地使用现状,它喜欢的“现状”默认是什么?那就是美国的霸权统治。不好意思,这样的现状我们是不接受的。[全文]
-
佩洛西出局,新较量开始,你我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中美的这轮博弈正在不同的场域梯次展开。每一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力量。是选择摆出“义正辞严”把炮口转向内部,做纯粹意义上的情绪宣泄,还是团结一致、用自己的方式站在我们这一方为博弈的最终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全文]
-
收拢情绪之后,我对台海军演的一些感受
军演第一天,我们看到有效的、先进的、新锐的远程精准打击火力,把所谓“领空”“领海”“台海中线”正正式式一巴掌扇得干干净净,反拒止反干涉的远火和导弹力量正在让一种“新常态”慢慢形成。[全文]
-
中美元首通话,言明“玩火必自焚”之后就是实力的较量
中美领导人此次通话,是在特殊局面下双方进行的一次应急的信息交换。中国的表态非常清晰,可说是“勿谓言之不预”,接下来大家就进入实力较量的状态。最终实力的原则、坚定的意志,将在相当程度上校正那些过度冒险或习惯性肆意妄为的错误举动,把中美关系朝着正确轨道用力推上一把。[全文]
-
明星入编,我们要警惕“合规化的不公平”
如果一种现象、它的程序被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公平的,它导出的结果是不好的,大家是拒绝接受的,但是这套做法却符合规定的,那么这种“合规的不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如果你想赢者通吃,那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应该能放在阳光下经得起各方的讨论。[全文]
-
在焦虑中续命的北约,救不了自己的“脑死亡”
刚刚落幕的北约峰会第一次把中国威胁写入了战略报告,同时芬兰和瑞典启动入约程序。在对抗俄罗斯的“欧洲战线”和配合美国针对中国的“欧洲战线”,似乎北约都开始“支棱”起来了。但这些动作能否唤醒冷战结束后处境尴尬、被马克龙称为“脑死亡”的北约呢?[全文]
-
乌克兰还值得拖吗?
乌克兰出地出人,西方国家出钱出枪,乌克兰把国家安全完全寄托在西方遵守承诺且不遗余力的支持。乌总统发表演说时,经常给人一种他已经是地球“球长”的感觉,美法德似乎有义务按照他的意愿投放资源。你家的钱我来帮你花,这种事在国际社会上是不可能的。[全文]
-
“第二中情局”在华频繁搞事情,中国不会默默接受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渗透和颠覆的重点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在“涉疆”“ 涉港”“ 涉藏”问题背后都能看到NED的资助。根据2020年其官网公开数据显示,这一年当中,它向中国相关的69个项目提供了1000多万美元。[全文]
-
佩洛西窜访台湾前阳性,巧合还是天意?
在双方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美国对于中美关系形成了一种错误认知,认为中国负责管理,美国就可以为所欲为还能谋求非对称优势,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已经有了一整套从小到大的工具来应对。不论是巧合还是“新冠遁”,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试探了。[全文]
-
乌克兰幻灭时刻,“演员”该谢幕了
拜登的表态意味着乌克兰等待的北约援兵,彻底对乌克兰关上了大门。尽管泽连斯基偶尔还有一些表演性质的表达,但实际上他也知道这是幻灭时刻,终究所有的演员都到了该谢幕的时刻。这个世界已经多灾多难,应该是想怎样以负责任的态度去促进和平,不要再给世界火上浇油。[全文]
-
“谎言帝国”几乎裸奔,但渗透依然无处不在
身处当今世界,所有真心爱好和平与稳定、追求安全与繁荣的人,都必须警惕撒谎成性又陷入深度焦虑的美国,这个谎言帝国正在给世界带来日趋严重的损失。当然历史的经验在不断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谎言帝国,最终都将被自己的谎言所埋葬[全文]
-
“弃子”逆袭为政治符号,搭台的西方将引火烧身
对西方民众来说,他们不过是在坚持西方政府教导的“真理”,是“没有错的”,但其实这种“真理”本质上是西方国家对外战略的包装,而非实质,在操作上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到时真正陷入困境并被民众的愤怒反噬,应该就是华盛顿和伦敦的某些人了。[全文]
-
中美“激烈”讨论7小时,沙利文又被上了一课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布置给你的作业搞懂了没有?”此次杨洁篪同沙利文的会晤,就像一个差生面对一个严厉的老师。这和安克雷奇会议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但问题在于美方是如何定义“成功”,只要他们想说这是“成功”的会议,那这次会议就是“成功”的。[全文]
-
“裱糊匠”总统发布工作计划,能把美国修好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拜登像一位裱糊匠,也可以说他站在一个关键性的历史时刻,要么带领美国重振雄风,要么错失这一宝贵时刻。他是否能够帮助今天的美国有效地战胜挑战,实现美国的重新伟大,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全文]
-
乌克兰问题的是非曲直与俄罗斯的绝地反击
西方国家在北约东扩上做出的错误决定终究招致了“虽迟但到”的绝地反击,而看似强势的西方精英都不约而同地在精致到极端的利己主义的驱动下,整齐划一地进入“白莲花”模式,甚至还真的从这种纯属胡搅蛮缠的情绪化行动中寻求到某种心理上的安慰。[全文]
-
对俄乌局势,美国为啥拿出一份质量这么差的情报?
当初这事儿闹得很大,但慢慢过去了。其实其中一些内容和细节的披露,从一个侧面可以帮助大家去认识和理解,我们一直认为非常高大上的美国国家情报能力和这些情报机构运作的一些特点。[全文]